2025年7月23日这一天,以色列又搞了个大动作。71票赞成,13票反对,以色列议会就这么通过了一个让全世界都坐不住的决议——要把犹太地区、撒马利亚还有约旦河谷全都划到自己名下。说白了,就是要正式吞并这些地方。
你想想看,这可不是小打小闹。约旦河西岸本来是要给巴勒斯坦建国用的,现在以色列直接说“这是我的地盘”。更要命的是,联合国77年前定下的规矩,在以色列眼里就像一张废纸。
咱们先说说这事儿的来龙去脉。1947年那会儿,联合国拍板决定把巴勒斯坦一分为二,一半给犹太人建以色列,一半给阿拉伯人建巴勒斯坦。耶路撒冷和伯利恒呢?搞成国际管辖区,大家都别想独占。
可你猜怎么着?以色列从1948年建国那天起,就开始打联合国决议的脸。一开始还遮遮掩掩的,后来干脆明着来。77年过去了,巴勒斯坦国还是个影子,以色列倒是越来越大胆。
最气人的是什么?联合国安理会这些年通过了27个针对以色列违法行为的决议,结果呢?以色列压根不当回事儿,该干嘛干嘛。为啥敢这么横?还不是因为背后有美国撑腰。
咱们来算算账。超过一百个要求以色列停止暴行、停止扩张的决议草案,被美国在安理会一个个给否决了。美国这是把联合国当自家后院了,以色列做什么都有人罩着。
更绝的还在后头。2016年,联合国安理会好不容易通过一个决议,禁止在加沙地带建犹太人定居点。这下以色列恼了,直接给联合国来了个釜底抽薪——把原本要交给联合国的1090万美元会费,硬生生砍到190万。削减了83%,你说狠不狠?
按理说,成员国这么搞应该被剥夺投票权的。可结果呢?屁事没有。以色列在国际社会就是这么有特权,想怎么来就怎么来。
去年更过分,直接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列为“不受欢迎人员”,不让人家进门。这可是联合国成立80年来头一回有成员国敢这么干。为啥?就因为古特雷斯没有“坚决”反对伊朗和哈马斯,还呼吁各方冷静。在以色列看来,不站队就是敌人。
现在咱们再回到7月23日这个决议。以色列议会议长奥哈纳说得那叫一个理直气壮:“这是我们的土地,这是我们的家园。1967年不是占领开始,而是占领结束,我们把家园要回来了。”
听起来挺有道理,可问题是约旦河西岸住着250万巴勒斯坦人呢。这些人怎么办?以色列的意思很明确:要么滚蛋,要么等着被“清理”。
你可能要问,国际社会就这么看着?西方媒体对这事儿反应冷淡得很。有专家说这个决议只是政治性质,没有法律效力。可问题是,以色列什么时候在乎过法律效力?
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,这次决议背后的宗教动机。7月8日,就在决议通过前半个月,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附近搞了个“红母牛焚烧仪式”。按照犹太教传统,这是为了净化祭司,准备在圣殿服务。
问题来了,现在圣殿山上有阿克萨清真寺和圆顶清真寺。要建第三圣殿,这俩清真寺就得拆掉。你想想看,这要是真搞起来,整个中东不得炸锅?
有人说,以色列这么折腾是因为弥赛亚快来了。1995年有拉比宣布弥赛亚已经出生,今年正好30岁,按传统可以开始领导犹太人了。听着像天方夜谭,可对这些宗教狂热分子来说,这就是他们的终极目标。
以色列的最终野心可不止是从尼罗河到幼发拉底河的“大以色列”。他们要的是全世界的控制权,通过建造第三圣殿来实现。这哪里是什么政治扩张,分明是宗教极端主义在作祟。
现在的情况是,约旦河西岸本来应该是巴勒斯坦国的一部分,结果被以色列实际控制了58年。50万以色列定居者已经在那儿扎根了,巴勒斯坦人反倒成了“外人”。
最讽刺的是,以色列一边享受着联合国给的合法地位,一边对联合国的决议不屑一顾。这就像一个人住在你家里,还嫌你家规矩太多,最后干脆把你赶出去。
国际法在以色列面前就是个笑话。人家遵循的不是《联合国宪章》,而是《托拉》和《塔木德》。用宗教经典指导国际政治,这在21世纪听起来是不是很荒诞?
可悲的是,这种荒诞正在变成现实。巴勒斯坦人等了77年还没等到自己的国家,以色列却越来越肆无忌惮。美国的庇护让以色列有恃无恐,国际社会的沉默让暴行得以延续。
现在的问题不是以色列会不会继续扩张,而是什么时候动手。东耶路撒冷肯定是下一个目标,那里有犹太人最神圣的地方。一旦动起手来,后果不堪设想。
这次决议虽然暂时只是政治表态,可谁敢保证以色列不会来真的?历史告诉我们,以色列说到一般都会做到,而且手段越来越不择手段。
更可怕的是,这种违法行为已经形成了惯性。从1948年开始就这么干,77年了还在继续,国际社会已经麻木了。大家都习惯了以色列的胡作非为,习惯了美国的偏袒,习惯了联合国的无力。
说到底,这件事反映的是整个国际秩序的崩坏。当一个国家可以公然违反国际法而不受惩罚时,这个世界还有什么公理可言?
现在摆在国际社会面前的选择很明确:要么继续纵容以色列,看着中东彻底乱套;要么拿出魄力来,让国际法重新发挥作用。可问题是,谁有这个胆量跟美国翻脸?
面对这样的局面,你觉得国际社会还有办法制止以色列吗?还是说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77年前的联合国决议彻底变成废纸?
加杠杆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