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江西省在招投标领域推出的一项新政策引发行业关注——多地开始要求建造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参与投标答辩,否则投标无效。
这一被业内称为“建造师答辩制度”的举措,不仅改变了以往“重资质、轻人证”的评标模式,也在深刻重构建筑市场的竞争格局与人才需求。
从多地实践来看,诸如上饶广丰区、鹰潭贵溪市、吉安吉水县等试点地区反馈,该政策显著抑制了“陪标专业户”“皮包公司”等非实质竞争行为。
数据表明,江西省在推行该政策后,投标人数量出现大幅下降:不设类似业绩要求的项目平均投标数降至1400余家,设置业绩要求的项目则降至约400家,总体降幅高达70%。这一变化有效缓解了“千企竞标、低价混战”的乱象,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围标、串标行为。
更为深远的影响体现在人才市场。伴随答辩制度推开,“人证合一”成为硬门槛,建造师不再仅是“挂靠出场”的资质符号,而需真正具备综合能力。企业为满足合规性与竞争性需求,纷纷转向招聘全职、社保一致的建造师,尤其是一级房建、市政双证并持建安B证,或一级水利加水安B证的复合型人才,市场需求急剧上升。
在此背景下,“跑标建造师”这一角色逐渐职业化。他们需熟悉技术方案、施工组织、成本控制与现场协调,并具备优秀的表达与应变能力。
相应地,其薪酬水平也水涨船高,日薪甚至可达3000元,具备多专业资质和一定现场经验的全职建造师,俨然成为市场上的稀缺资源。
从更深层次看,该政策不仅是一次程序调整,更是行业治理从“形式审查”转向“实质能力评价”的关键一步。它推动企业从依赖资质挂靠转向重视人才自储与团队建设,也倒逼建造师持续提升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。
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杭州等多地也已出台类似政策,有的地区甚至规定项目负责人缺席答辩则技术标直接作零分处理,显示出该做法正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共识。
专干这个的年薪15W+左右,如果是江西本地的,手里有一建多专业,有一点现场经验的,跑标建造师是不二之选,事少钱多离家近,老婆孩子热炕头,还不要通宵打灰,这是多少工程人梦寐以求的。
加杠杆买股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